帕尼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并未改善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OS 2013-09-16 08:20:03      来源: 丁香园       责编: 管理员

晚期结直肠癌EGFR靶向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临床研究的结果却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哪一类患者能从EGFR靶向治疗中获益最多,目前还不甚明确。

为了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英国Leeds大学肿瘤学与病理中心Matthew T Seymour等设计了相关研究以评估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伊立替康的基础上增加帕尼单抗治疗的疗效,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 Oncol 5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为开放式标签、随机研究,受试者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并且在接受过氟尿嘧啶的治疗后(联合或不联合奥沙利铂)出现病情进展,这些患者来自于英国的60个中心。

200612月至20086月期间,研究者并未将入组的受试者进行分子学选择,纳入的受试者被分入3组,一组为伊立替康组(对照组)、第二组为伊立替康联合环孢素组,第三组为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组(IrPan组)。

 

2008610日起,研究者将研究方案调整为前瞻性的分层研究,将帕尼单抗的随机化选择局限于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

研究者将符合上述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伊立替康组和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组,并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EGFR治疗进行分层,再根据患者所接受治疗的中心、WHO一般状态分级、既往是否接受过奥沙利铂治疗、既往是否接受过贝伐单抗治疗、既往是否进行过治疗剂量的修正以及对既往所接受过的治疗的最佳反应等情况将患者进行分层。

两组的患者所接受的伊立替康的治疗方案都为350mg/m2静脉用药,每3周治疗一次,如果受试者的年龄在70岁及以上,或是一般状态分级为2,那么他们的剂量改为300mg/m2;而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组的患者则同时按照9mg/kg的剂量静脉接受帕尼单抗治疗,同样是每三周治疗一次。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既往没有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的总体生存情况,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检测肿瘤组织的KRASc.146BRAFNRASPIK3CA突变情况。本研究的注册号为ISRCTN93248876

2006124日至2010831日期间,共纳入了1198名受试者,其中460名受试者为KRASc.1213,61野生型患者,且既往未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在这460名受试者中,230人接受伊立替康治疗,另外230人则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治疗。两组的总体生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研究者发现,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组的受试者其无进展生存期更长,并且联合治疗组的受试者对治疗的反应更佳,有78名(34%)受试者对治疗有反应,而在单药治疗组中仅有27人(12%)对治疗有反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所观察到的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事件包括腹泻、皮肤毒性反应、倦怠、感染和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上述不良反应都较多的出现在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组。研究记录到了5例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2例发生在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组,另有3例出现在伊立替康组。

结果显示,在伊立替康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帕尼单抗治疗并不能改善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化的分子选择来确定来EGFR靶向治疗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所带来的切实获益。